抗感染藥引起發熱
人體被細菌感染,通常會出現發熱,體溫升高。抗生素具有抑菌、滅菌和降溫效果。然而藥物熱又是使用抗生素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時感染引起的發熱和治療引起的藥物熱混為一團,難以分辨。在使用抗生素時出現發熱,或原有發熱癥狀持續不退,或退熱后又重新發熱,應當警惕抗生素引起的藥物熱。一旦診斷明確,應當立即停用抗生素,重癥者可適當給予皮質激素,以促進退熱。
抗過敏藥引起過敏反應
在使用抗過敏藥物治療過敏性疾病時,如果病情持續不愈,或出現了新的過敏反應時,應想到抗敏藥引起的過敏反應。此時應立即停用所用藥物,并采用其他藥物控制病情。
鎮痛藥加重頭痛
在用鎮痛藥治療期間,如果出現明顯的頭痛癥狀時,要想到是否是藥物的副作用或長期過量用藥所致。若系藥源性頭痛,停藥后24小時內疼痛消失。若出現藥物戒斷反應,應逐漸減量,直至停藥或改用其他藥物。
平喘藥引起氣短
氨茶堿是常見的平喘藥,用于支氣管哮喘效果好,但有的病人用藥后喘息和氣短反應更加明顯。這種反作用實際上是用藥過量導致的過度換氣所致。必須注意的是,這種喘氣和氣短,易被誤認為藥量不足而繼續加大劑量,結果使呼吸更加困難。此時應檢查肺部,如果氣短加重,并伴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時,則應考慮藥物的毒性反應的可能。此時應停藥觀察或減少劑量,同時給予吸氧等對癥治療。
降壓藥引起血壓升高
心得安等藥,既可以降血壓,在某種情況下又可以引起血壓增高。例如,對低腎素型高血壓患者,應用心得安等β受體阻滯劑時,便容易造成血壓升高。所以,應及時停藥并選用其他降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