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特別喜歡喝茶,所以順手就用茶喝藥了;或者有的時候,燒水太麻煩了,冰箱里只有果汁和牛奶,用這些吃藥可以嗎?
答案是:盡量別這樣。
對于大多數藥物來說,溫開水是最好的送服液體。
茶水中的鞣酸、牛奶中的蛋白質和鈣、果汁中的維生素和果酸,都極易與藥品中的一些成分發生作用,不利于藥物的吸收從而影響藥效。
所以說,咱們在吃藥的時候,最好還是用溫開水,實在不方便就用涼開水,盡量不要使用牛奶、果汁或者茶水,可能會對藥效產生影響。
到底該如何確定服藥劑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困惑,買了一盒藥,上面寫著,成人一次 1~2 片,到底應該吃一片還是兩片?
藥物的服用量,根據疾病的類型、疾病的嚴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個體差異如肝腎功能是否正常等等情況,用量都是不同的。
比如對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熱時成人一次服用 0.3~0.6g 即可,但用于治療骨關節炎時成人一次 0.65~1.3g。
再比如同一種抗菌藥物,對于治療不同部位的細菌感染以及肝腎功能,劑量都可能存在差異。
如果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進行退熱,成人使用 0.3g 或者 0.6g 都是可以的。
如果服用 0.3g 退熱效果好,就只需服用 0.3g,我們的目標是,盡量在最小劑量下達到藥效。
因此,針對不同的癥狀、嚴重程度,需要區別服藥劑量。
如果自己拿不定注意怎么辦?還是問問醫生吧。
到底該飯前吃藥還是飯后吃藥?
吃藥可以用牛奶嗎?這 4 條用藥知識,你絕對需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有些藥得飯前吃,有些藥得飯后吃,有時候說明書上又沒寫,到底應該什么時候吃呢?有什么規律可以記住嗎?
第一點,作用于胃腸道的藥物,最好飯前服用。
當胃腸道出現問題時,我們會服用胃藥、止瀉藥、驅蟲藥等藥物。
由于這類藥物需要在胃腸道發揮作用,我們會更希望藥物能直接接觸患處,不要被埋沒在食物中。
值得注意的是,利膽藥也在其列,因為膽汁的分泌與食物消化也有很大的關系。
第二點,對胃刺激性較大的藥物,比較適合在飯后服用。
一些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處方藥)、撲熱息痛、布洛芬(非處方藥)、抗生素等藥物,由于本身具有酸性,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適、惡心嘔吐,甚至引起炎癥和潰瘍。
我們不放心這些藥物直接接觸胃壁,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們在食物包裹中,安全地通過胃。
可以自己使用處方藥嗎?
不可以!
很多人因為自己用的某個處方藥用完了還需要接著用,但又呢嫌麻煩不想去醫院,想著反正自己也知道用啥藥,怎么用,就通過某些渠道自己購買了處方藥。
但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
因為處方藥只有醫生才能開,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保證用藥安全,所以需要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需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
因此,對于那些沒有醫學知識的大眾,在家自行服用處方藥,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必須要在醫生的監護指導下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