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病不能亂投醫
有些老年人憑借自己“久病成醫”的“經驗”,不經確診就隨便用藥或加大用藥劑量,這種做法對體質較差或患者多種慢性病的老人尤為危險。有的老年人效仿痊愈的他人用藥,忽視了自己的體質及病癥的差異,也是不可取的,老年人得病,長期、慢性是其特點之一,因此易出現“亂投醫”現象,那些未經驗證的秘方、單方,無法科學地判定療效,憑運氣治病,常會延誤病情,甚至釀成藥物中毒。
2、不要隨意濫用藥品
老年人應該注意,不能不明病因就隨意濫用藥物,以免發生不良甚至錯過疾病治療最佳時期。老年人身體的一些問題可通過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吸煙、酗酒、偏食、肥胖等)的糾正達到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的發生,延緩衰老的目的,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進行戶外活動,保持樂觀向上和精神狀態,防病于未然比用藥好得多。
有些老年人喜歡看廣告用藥,隨便換藥,多藥雜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起毒副作用,影響身體健康,體弱的老年人可適當辯證用些補虛益氣之品,但盲目濫用,很容易適得其反。
3、老年人選用藥物盡量不超過五種
老年人因多病,治療時用藥的品種也較多,約1/4的老年人同時服用4-6種藥,因此藥物副作用發生率也較大,約15%,且發生率與用藥種數成正比。多種慢性病綜合療時,用藥品種應少而精,一般不超過5種。盡管老年人患病時可并發多種病癥,但應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合理用藥。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癥的治療藥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適當搭配其他方面的藥物。
4、從最低有效劑量開始
老年人的用藥劑量應根據年齡,體重和體質情況而定。由于老年人對藥物耐受力差,個體差異大,半衰期延長,因此,對老年人用藥劑量必須慎重。60歲以上老年人的用藥劑量為成年人的3/4,而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應當是成年人的1/2或3/4作為起始劑量。為慎重起見,對老年人的用藥最好從小劑量開始,如能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則可更準確地根據個體差異調整用藥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