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等睡眠問題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公共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曾在14個國家進行調查,約27%的人有睡眠問題。而我國目前失眠癥的發病率也高達10%~20%,且有年輕化趨勢。失眠是指睡眠的發生和維持發生障礙,致使睡眠的質和量不能滿足個體的生理需要,引起患者白天感到精力不足、注意力渙散、工作效率低下的癥狀。失眠可能與抑郁、頭痛以及心臟功能的損傷有很大關系,同時,它也能誘發抑郁,引起頭暈、頭疼。而睡眠時間被打亂的人群,更容易出現心血管方面的問題。日前,有研究證明,睡眠不足或可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盡早合理選擇安全有效的鎮靜催眠藥,可以使失眠早治愈、早緩解,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同時大量降低轉為慢性失眠的概率。
失眠治療的藥物主要分為苯二氮卓類、非苯二氮卓類、褪黑素及褪黑素受體激動劑、H1受體拮抗劑等幾類。其中苯二氮卓類和非苯二氮卓類是目前國內使用最廣泛的藥物。
苯二氮卓類藥物眾多,但美國FDA批準可以用于失眠治療的藥物只有五個:夸西泮、替馬西泮、艾司唑侖、三唑侖、氟西泮。其中夸西泮、替馬西泮在中國沒有獲得批準,國內沒有銷售。三唑侖依賴性強,它所致的記憶缺失較其他苯二氮卓類藥物更易發生,被列入第一類精神藥品進行管理。氟西泮的半衰期3小時,但其代謝產物去烴氟西泮不僅作用較母藥強而且半衰期可達30小時~100小時,連續服藥會引起藥物蓄積。艾司唑侖口服后3小時達血藥峰濃度,半衰期為10小時~24小時,因此常常有患者服藥后次晨仍有明顯的困倦感及頭暈等不適。
非苯二氮卓類鎮靜催眠藥是目前國內外使用最廣泛、指南推薦首選的治療藥物。目前在國內非苯二氮卓類藥物只有四個:唑吡坦、扎來普隆、佐匹克隆及右佐匹克隆。唑吡坦是第一個上市的非苯二氮卓鎮靜催眠藥,自20世紀90年代后進入中國臨床。唑吡坦具有達峰快、起效快的優點,但其半衰期短(1.4小時~4.5小時),美國FDA批準了唑吡坦緩釋片用于睡眠維持的患者,但此劑型未進入中國市場。2010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布通知要求在唑吡坦、艾司唑侖等藥物的說明書中加入:“首次服用初期可能出現過敏性休克(嚴重過敏反應)和血管性水腫(嚴重面部浮腫)。服用可能引起睡眠綜合征行為,包括夢游駕車、夢游做飯和吃東西等潛在危險行為”,其安全性問題得到廣泛性關注。扎來普隆的半衰期只有1小時,僅用于入睡困難的患者。佐匹克隆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獲得批準上市,但在美國未獲批準。隨后專家們研究發現佐匹克隆中含有50%右旋佐匹克隆(簡稱“右佐匹克隆”)和50%的左旋佐匹克隆,而基礎試驗顯示右旋佐匹克隆與GABAA靶點的結合力是左旋佐匹克隆的50倍,因此在2004年、2007年分別有右佐匹克隆獲得美國FDA及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批準上市。右佐匹克隆1小時達血藥峰值,起效快,且半衰期6小時,能夠維持有效血藥濃度7小時~8小時,符合成人每日7小時~8小時的睡眠需求。而且國外一項長達12個月的臨床研究顯示,治療組長期使用右佐匹克隆3毫克治療沒有出現依賴性、成癮性,因此FDA在批準右佐匹克隆上市時未對它的治療周期做明確限制。
此外,褪黑素對于入睡困難的患者有良好的效果,但外源性褪黑素經肝臟代謝有90%會被代謝為沒有活性的代謝產物,選擇時要注意這一點。H1受體拮抗劑多塞平在美國獲得了失眠治療的適應證,治療的劑量為3毫克~6毫克。
總之,失眠是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會嚴重影響健康,所以需要積極地進行治療,避免其慢性化、長期化。同時失眠又是很復雜的疾病,引發失眠的原因眾多,要積極就診尋求醫生的專業指導,正確選擇適宜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