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寶寶都發生過腹瀉
它是寶寶們最容易患的疾病之一
看到寶寶上吐下瀉
媽咪們心里很著急
恨不能讓寶寶快快好起來
于是一股腦兒地給服用各種藥
其實用藥不當,不但不見好
反而會加重病情
那么寶寶腹瀉時
家長除了加強日常護理
用藥方面應注意些什么呢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腹瀉?
寶寶排便次數增多:平時每日1次,突然增多至5-6次,就要考慮是不是拉肚子。如果平常就是這個頻率且寶寶精神狀態很好,體重也在長,就沒問題。
肉眼觀察大便的性狀是否改變:有無稀水便、糊狀便、粘液便、膿血便等。
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非感染性腹瀉:肚子著涼、喂養不當、食物過敏、氣候變化等。
感染性腹瀉:最常見的致病菌為大腸桿菌、輪狀病毒、沙門菌、志賀菌、彎曲桿菌。
因此,當寶寶出現腹瀉時,要先看看是否是著涼了?或者寶寶是過敏體質,近期有無接觸過敏原?又或者天氣變化明顯,寶寶不適應等。
排除以上原因后,且病情未好轉或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癥狀,媽媽們必須及時帶寶寶去醫院,以免延誤病情:
①腹瀉劇烈,大便次數頻多或腹瀉量增加。
②不能正常飲食。
③頻繁嘔吐、無法口服給藥。
④發熱,<3個月的嬰兒體溫高于38℃,3-6個月幼兒體溫高于39℃。
⑤明顯口渴,有脫水癥狀,如眼窩凹陷、淚少、粘膜干燥或尿量減少等。
⑥糞便帶血。
治療腹瀉的常用藥物有哪些?
①口服補液鹽III:小兒腹瀉期間,水和電解質大量丟失。為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預防脫水及糾正患兒脫水癥狀是關鍵。
②抗生素:對于病毒引起的水樣腹瀉,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對于伴有明顯中毒癥狀不能用脫水解釋者,以及黏液膿血便患者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③腸道菌群調節劑:如常樂康、布拉氏酵母菌散、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等腸道菌群調節劑,可幫助調節患兒腸道菌群。此類藥物應置于冰箱冷藏保存,選用涼開水服用,以保證藥效。此外,還應注意與抗生素類藥物錯開服用時間。
④止瀉及腸道粘膜保護劑:
a.蒙脫石散,對于消化道內病毒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等有極強的固定抑制作用,對消化道粘膜具有很強的覆蓋保護能力。但也因為其結構的特殊性,當有其他藥物需同服時,應注意隔開一小時再服用。
b.微量元素的補充:鋅、維生素B、維生素A、煙酸等有助于腸粘膜的修復。宜餐后服。
寶寶腹瀉飲食的注意事項
寶寶腹瀉后,腸胃功能減弱,應盡量給予易消化的飲食喂養,有助于寶寶機體的復原。
胡蘿卜湯:將胡蘿卜洗凈切塊煮爛,包于紗布中擠壓,去掉纖維,將擠出的泥狀物加水放糖即成。
蘋果泥:把新鮮蘋果切開,用金屬小勺輕輕刮取泥狀喂食。
焦米湯:先將米粉炒至焦黃,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成糊狀。
山楂粥:(適用于飲食不節制引起的腹瀉)將山楂10-20克、大米30克、白糖5克煮成粥。
米殼飲:取米殼10克,水煮,去渣,加適量白糖或冰糖,趁熱服用。
此外酸奶、脫脂奶也是不錯的易消化的飲食哦。
如何預防腹瀉
媽媽們要注意啦,如何防范于未然呢?首先注意飲食衛生、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提倡母乳喂養,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天然抗體,有助于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積極防治營養不良。
選擇疫苗接種是預防的有效措施,由于腹瀉多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建議媽媽們可自行選擇接種輪狀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