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
主副搭配到底有多重要
《黃帝內經》記載“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其中的“五”泛指各種,意思就是讓我們在膳食搭配上,以谷物為主,以水果、蔬菜和肉類為輔,要多樣化,不能偏食?梢娭鞲笔炒钆涫侵袊鴤鹘y飲食中的養生經驗。
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人體 55% ~ 60%
的能量來自于此,是人體能量的最主要來源。而蔬菜、肉類、蛋類、牛奶、水果都屬于副食,為人體提供各種營養素,也是人體必不可少的食物來源。
中國人的飲食講究主副搭配,兩者缺一不可,一頓飯沒有吃主食就感覺沒吃一樣,真正養身體、富含能量的是主食。而副食中含有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遠比主食中的含量高,也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補給站。且副食的烹調方式多種多樣,色香味花樣百出,更能刺激人的感官,增進食欲。
主食和副食的營養平衡十分重要,“少吃主食,多吃菜”這種喧賓奪主的做法要不得,要主食和副食科學合理地搭配,主食要占絕對的比重,主副食的比例可以根據年齡特點有所不同。主食、素菜、葷菜
( 包括豆制品 ) 最合理的比例應該是 3 ︰ 2 ︰
1。此外,還要看每個人所處的生長階段,根據不同年齡和身體需求去合理調整。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和骨骼發育階段,活動量也大,除攝取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外,還要輔以含鈣質、糖分的食物。老年人宜多輔以含維生素、低糖的食物來搭配安排主、副食的攝取比例。
不吃主食的危害有哪些
經常應酬的王先生說,前陣子過節,他經常有飯局,吃的也是大魚大肉,但是卻沒有吃飯。在那段時間,他發現自己經常便秘,而且腸胃很不舒服,常常消化不良。王先生這種不吃主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從科學營養的角度來說,不吃主食對身體的危害是極大的。主食構成了人們膳食寶塔的底座,在這個底座之上,各類副食提供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才能構建起自己的平臺,如果底座喪失了,合理的膳食結構也就“坍塌”了。
(1)不吃主食易導致低血糖。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會在體內轉化為糖,維持血糖水平。如果長期不食用主食,會容易導致低血糖,使人出現心慌、頭暈、精神萎靡等癥狀,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
(2)不吃主食易長胖。吃了主食會覺得飽,是因為主食的飽腹感很強,如果不吃主食饑餓感會增強,飽腹感會下降,我們就會攝入更多的脂肪、蛋白質。脂肪攝入過多,不僅是肥胖的大敵,而且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大增加。因此,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不主張以不吃主食的方法來減肥的。
(3)不吃主食會酮中毒。不吃主食,身體的能量不夠,就會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來供能。脂肪加速分解提供能量,轉化為糖類只是小部分,而脂肪代謝產物——酮體卻大量增加。嚴重時,人體可因大量酮體的產生而引起酮癥酸中毒、昏迷甚至死亡。而且如果攝入不含糖類(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機體每日需要分解
150 ~ 200 克蛋白質才能滿足大腦對葡萄糖的需求,這 150 克蛋白質相當于
750克瘦豬肉所提供的。這個數量是很驚人的,若蛋白質長期攝入過多,對腎功能也會造成不良影響。